骗局的最低标准,有骗子有托儿有目标,至少得有三方,否则不叫局。
1. 行动开始,妹妹和二弟搭档,骗了林老板公司经理,让他相信有红线图泄露这事儿。
2. 然后妹妹和二弟在规划局活动现场搭档,让林老板误以为妹妹是领导秘书,然后偷拍到了真正的“红线图”。
(PS:骗术之道,偷来的消息才是“真消息”)3. 老段欲擒故纵,在小沈阳搬砖现场,让林老板使出美人计加苦肉计,终于忽悠了小沈阳当说客,要老段答应卖鸭棚。
4. 然后是吴文和三妹搭档,激起了发廊漂亮老板娘的醋意,成功骗她倒追胡子哥。
5. 接着是谈判现场,一家四口上阵,胡子弟和三妹轮番当托儿,骗得林老板出了5000万买了不值钱的鸭棚,只是最后一刻林老板出于谨慎,打算看完网上直播才付款。
6. 然后是林老板女儿发现了老段一家的骗局,小沈阳一家利用林老板找了小三,她爸妈要离婚当托词,电话里的老妈成了托儿,骗过老板女儿,惊险过关。
7. 接着是红线图公布发布会当天,老段一家为林老板插播了一段定制镜头,网络直播真正的市委领导成了托,成功骗过了林老板。
8. 然后是老段把三个妈都骗到大仓库,一段假戏真做的家庭撕逼大战,成功把三个孩子骗走,自己得以独吞钱跑路。
9. 接下来是老段故意让三个孩子找到他,其实是借机把自己的第二步计划说出来,让门外的林老板听到,进而让他去向真正的目标汇报。
(孩子们滥情,成年人眼里只有利益,这才显得真啊)10. 老段故意放任别人跟踪录像,古董制作专家成了托,为了后面大骗局做铺垫。
11. 高潮大骗局,老段和日本人搭档演了场戏,让幕后大BOSS相信母麟和钱都是真的。
12. 水池里老段的苦肉计,因为蒙在鼓里所以哭得撕心裂肺的三妹,无形中成了最好的托儿,让大BOSS坚信老段真的死了。
13. 最后一场,老段骗大BOSS把当年丢失的玉麒麟拿出来,可骗局上来就被拆穿了,好在三妹备了后手,让蒙在鼓里自扇耳光的老段当了一回托儿,(这几个倒霉孩子算是出师了)最后用假死骗过了大BOSS。
14. 然后整个故事就是一个延续了20年的大骗局,当年就说玉麒麟有一对儿,然后20年后利用从林老板那骗来的5000万,以及一起演戏的日本人当托儿,让大BOSS相信一对儿玉麒麟真的配对成功,从而主动拿出了全片唯一的真货。
还有漏的吗?
应该没了。
哎……十几个连环骗局,最后完成一整个大骗局,编剧也太高估观众的火眼金睛了,不过单按一部骗术电影的骗局数量来算,这片应该到天花板了。
竟然还不错,一家人整整齐齐,国宝真真假假,小沈阳和修睿的配合笑料和情节都算及格了,演技部分也没有什么特别尴尬的地方,范明和郭涛比较压得住场子,三个母亲最后和和睦睦总觉得不太可能,后面小反转也挺多,团队配合部分虽然略显夸张但也是借鉴了诸多经典算是说得过去。
唯一不合理地方在于,国际友人怎么会配合我们一起去收集国宝呢,合格的喜剧电影了。
《一盘大棋》打着悬疑喜剧的旗号闯入观众视野,集合一众喜剧熟脸,本应是一场笑点与悬念齐飞的盛宴,实际成色却喜忧参半。
影片开场,小沈阳饰演的小文作为保健品公司销售,因公司坑骗老人被推出来背锅,走投无路下联合同父异母的弟弟小墨(修睿 饰)、妹妹宁宁(张艺上 饰),拉上刚出狱的父亲老段(郭涛 饰)对黑心老板林辉(范明 饰)设局骗钱。
从假政府规划诱导林辉买地,到用鸭棚抬价,骗局设计得有模有样,层层递进,笑料也随之而来,像老段扮鸭棚老人、小墨冒充神棍抬价等情节,充满荒诞喜剧感,让人忍俊不禁 。
可当剧情推进到后半段,画风突变。
影片引入二十年前的国宝失窃案,老段入狱也与此有关,此时喻恩泰饰演的老唐突然现身成为大反派,剧情瞬间转向烧脑悬疑。
前半段轻松诙谐的节奏被打乱,前后剧情割裂感严重,就像两部风格迥异的电影拼接在一起。
而且在人物塑造上,老唐出场太晚,毫无铺垫,前期毫无存在感,后期却摇身一变成核心反派,行为动机和性格转变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 。
在喜剧表达上,电影虽然笑料不少,但部分桥段过于刻意,为了搞笑而搞笑。
比如小文对林辉女儿琳琳的“怼人式”追求,琳琳不仅不生气还迅速陷入爱河,这种情节脱离现实,显得生硬尴尬,难以引发观众的自然共鸣。
在悬疑部分,线索铺陈不够细腻,逻辑漏洞频出。
比如日本人配合老段演戏引老唐入局,如此跨国布局却没有任何交代,缺乏合理性,难以自圆其说 。
《一盘大棋》并非毫无亮点,其骗局设计的巧思、演员们的卖力表演都可圈可点,但剧情的割裂、人物塑造的缺陷以及喜剧与悬疑融合的生硬,让它未能成为一部优秀的类型片。
它更像是一次大胆却不太成功的尝试,提醒着创作者在融合多元元素时,需精心打磨,让故事的每一块拼图严丝合缝 。
连及格的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郭涛演技还不错,导演就算了吧。
其它都什么玩楞啊。
硬转,这个简单的逻辑就能说明的故事,不反转两下好像都不配是电影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导演看过的电影应该没超过100部,根本不知道电影为何物,不知道符合时代的电影该如何叙述。
不知道怎么忽然想起美国往事,活着,故事就是平铺直叙,穆赫兰道,
在《一出好戏》结束数年后,我看了《一盘大棋》,果然好大一盘棋,如果就是简单的被人陷害,蒙冤、入狱、出狱,以私力的方式寻找那个当年隐藏的真凶,然后为自己正名,最后故事完结,似乎就对不起“一盘大棋”这个名字了,因为在上述的故事里,似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模式里进行着,离“一盘大棋”所需的大格局,相去甚远。
但这部电影真的如名字一样,是一盘好大好大的棋,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们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分析。
问题一 包世宏的入狱像不像他说的那么冤枉?
未必,他入狱的原因并非倒卖国宝,而是渎职和非法集资。
参见渎职罪的构成要件主体要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要件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要件大多是故意,少数是过失客观要件是利用职权不当,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也是四要件齐全了才叫渎职到这里,电影清晰的让你了解了包世宏的背景资料和其社会地位,外加上前亲家母、前前亲家母、前前前亲家母的多维度助攻,会让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包世宏是个怎么样的人,这里为了避免大家误解,我直接给出我的答案,所在单位的一把手,说一不二,有权威,有手腕,有闲,有钱。
非法性、利诱性和社会性,三要件全齐,才可以被称为非法集资,这里的资料比较少,但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句古话怎么说的来着,身在公门内,必定好修行,这话不好理解吗?
那么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历史性、文艺性皆有,史料如此的详实,语言轻松诙谐,还有一众文学名家背书,这样的书,有的挑吗?
如果你说有,那我觉得是在鸡蛋里找什么吧。
好,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这样一本优秀的小说呢?
那就要看看作者在成书时,他是什么、在干什么,就好了。
就以上我给出的如此强力的例子证实,包世宏缺钱吗?
真的不缺,花都花不出去,包世宏真的缺钱吗?
缺的厉害,缺钱缺到要去搞非法集资,矛盾吗?
不,一点也不。
不缺,是不缺在日常生活费用上,缺钱是缺在某种用途上。
综上所述,包世宏是不缺钱的,不缺钱的包世宏大概率是安静、平凡、默默无闻的,但过着自由自在、恍若神仙美眷羡煞旁人的日子,可是缺钱的他偏偏选择了用前途和命运对财富进行豪赌。
自下而上的奋斗是需要时间的,需要表现自己的时间,需要工作的时间,需要系统认可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长是在纵观整个生命历程上,不短是从事某种职业必须要有某种多项利好的集中上,这也就剧中没有交代,而需要我们探索的。
前期不缺钱,后期缺大钱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确实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出的是,站的越高,看的越远,看到了社会的差异,引诱出了始终藏在人类内心幽暗处的恶魔,再回到前面我们提出的论点,没有人会随意放弃自己多年来,汇集了运气、努力、压抑、隐忍、认可,这么多维度的累积而换来的现在的成就,如果能,那就意味着,人生会有更大的希望、更大的成就,在等待着包世宏去完成,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问题,国宝去了哪里,到底卖没卖?
国宝是什么,我并不能给出准确的定义,但是,我认为,但凡能记录和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智慧、技艺、精神这一类的器物,大都应该是国宝吧,但这个玉麒麟好似只有贵而已。
五亿麒麟,易碎,外卖箱子,雨夜,单骑独行,尽人皆知(这里的尽人皆知,所指的是,参与了演出的主要人物,没有人不知道),这主要体现在秀才两次都出现在了该出现的地方,这显得不那么合理。
如果真的重视,那么护送的规格该是什么,我想看了那么多电影的朋友们,自行根据看过的影片脑补就好了,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国宝的价值和受到的待遇,在包世宏这里形成了巨大的认知扭曲,但显然这是个极其不重视的典型,就连旁观者秀才,都感受到了包世宏感受不到的风险,该保护的不保护,该保密的不保密,该重视的不重视。
这所谓的国宝在雨夜叫了个送外卖的,就不知道丢到什么地方去了,这可能吗?
就谢小盟来说,可能,就包世宏来说,不可能,那么愚蠢的一意孤行之后,就指明了另外一个可能的真相——国宝是假的。
这可能要由另外的一个故事来讲述,就如同,胡潆同朱棣讲述的故事相似。
包世宏在雨夜安排了骑摩托车的保安去送国宝,并将这个消息告知秀才,预先知道那个倒霉的摩托车会出问题(不排除已经在摩托车上动了手脚),让自己的同伴伏击保安,自己牵绊住秀才,随后说起自己的不安,秀才增援,发现中奖,Hustle之所以能全身而退,首先不是想怎么去骗,而是想怎么去跑,首先告知秀才,表示信赖,而后表达不安,以视器重,高昂的价格勾引出内心的幽暗,包世宏始终是个好人,秀才会为自己盗窃国宝的行为付出代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成就了五亿馆长包世宏,假货被盗,秀才替罪,但这个计划,被非法集资打断了,这让我们永远不会知道,究竟是神仙美眷的生活,或是企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伸手摘星的行为(为仕途而缴纳丹麦金),哪一个掏空了包世宏的钱袋,还是,二者兼而有之。
后期我们还看到,包世宏找了一个能够作假,但被秀才拍成了视频的人,这里就显得不那么的和谐了,公职人员,正道的光,一人独大的包世宏,为什么会认识一个造假界的画儿韩(别说我给造假者贴上敏感、多疑、无法生活在阳光下这样的标签),如果你说我说的是错的,那么唯二的两种可能是:1,我对这个社会了解的太少,我是在一派胡言,2,是你对这社会了解的太多,毕竟能够瞬间解析邪恶的人,不是亲历过邪恶,即是邪恶本身,毕竟二者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他们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但他们不但相交了,还很熟稔,也就揭示了两人成功合作并且受益的事实。
《一盘大棋》:一场笑泪交织的家庭荒诞喜剧2022年,一部充满黑色幽默与反转剧情的喜剧电影《一盘大棋》闯入观众视野,它没有院线电影的大制作与大规模宣传,却凭借独特的故事和一众实力演员的演绎,在网络平台上收获了不少关注。
这部由江涛执导,郭涛、小沈阳、修睿、张艺上领衔主演,范明、喻恩泰特别出演的影片,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听盛宴。
《一盘大棋》的故事围绕着出狱后的老段展开。
老段,曾经腰缠万贯、风流倜傥,却因涉嫌一桩国宝案件入狱20年。
出狱后的他,为查明当年真相,谋划了一场复杂的局中局。
他的三个孩子,吴文、莫墨和唐宁,性格迥异,在各自生活中遭遇困境,机缘巧合下被卷入父亲的计划 。
吴文是个巧舌如簧的保健品销售,因公司甩锅成了替罪羊,负债累累;莫墨老实憨厚,经营着手机修理铺,暗恋女孩却总是碰壁;唐宁外表甜美,实则是个“暴力”女孩,精通柔道跆拳道,立志惩治渣男 。
从剧情架构来看,《一盘大棋》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多重反转。
老段对林辉设下的骗中骗,从一开始的布局到看似成功得手,再到背后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每一次反转都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
父子四人组与林辉之间的斗智斗勇,各种计谋和手段层出不穷,充满了喜剧效果 。
而当老段真正的目的——找出20年前陷害他的真凶被揭露时,故事又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 。
这种“局中局、套中套”的剧情设计,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场紧张刺激的智力游戏中,始终保持着好奇心和探索欲 。
影片在喜剧元素的运用上也可圈可点 。
小沈阳饰演的吴文,一出场就展现出了他独特的喜剧天赋,油腔滑调的说话方式和夸张的表情动作,将一个精明又市侩的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
他与修睿饰演的莫墨之间的互动充满笑点,一个机灵古怪,一个憨厚老实,两人一唱一和,贡献了许多幽默对白和搞笑场景 。
比如在谋划骗林辉的过程中,两人各种搞怪的想法和执行时状况百出的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
范明饰演的林辉,其贪婪、小气又愚蠢的形象也十分出彩,他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充满了喜剧张力,尤其是与吴文等人的对手戏,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演绎得妙趣横生 。
在人物塑造方面,《一盘大棋》成功塑造了一群鲜活的角色 。
老段这个角色,既有江湖大佬的沉稳与智谋,又有对子女深深的愧疚和爱 。
郭涛的演绎让老段的形象立体丰满,从他出狱后对孩子们的复杂情感,到布局时的冷静果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
吴文、莫墨和唐宁这三个孩子,虽然性格不同,但都有着各自的成长弧线 。
他们从最初对父亲的不满和埋怨,到在共同经历中逐渐理解父亲、接受父亲,这种情感转变自然流畅,让观众看到了亲情的力量 。
喻恩泰饰演的老唐,前期看似无关紧要,却在故事后半段成为关键人物,他将老唐的深沉和心机演绎得恰到好处,为影片增添了不少悬念 。
影片在细节处理上也下了一番功夫 。
例如,修睿饰演的莫墨作为手机修理工,他发明的电击脚环这一道具,在影片中多次出现,且每次都发挥了不同作用 。
从最初看似只是为了制造笑料,到后来成为定位工具,再到最后成为关键的秘密武器,这一细节的前后呼应,体现了编剧的用心 。
还有鸭汤店这个场景,一开始只是骗林辉的“假场景”,却在后面的剧情中成为解开真相和阖家团圆的重要场所,一张假菜谱也成为了关键线索,这种前后关联的细节设置,让整个故事更加连贯和完整 。
当然,《一盘大棋》也并非完美无缺 。
在剧情节奏上,前半段为了铺陈各种人物关系和骗局细节,节奏稍显拖沓,容易让观众产生疲惫感 。
而在一些情感转折的处理上,比如老段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转变,虽然整体逻辑合理,但在情感渲染上还不够细腻,显得有些仓促 。
此外,影片中的一些喜剧桥段略显夸张和刻意,部分笑点的设计过于迎合观众,缺乏深度和新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影片的质量 。
《一盘大棋》是一部优缺点都比较明显的喜剧电影 。
它以独特的剧情和出色的人物塑造,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欢笑与惊喜的观影体验 。
尽管存在一些瑕疵,但它在国产喜剧电影的探索之路上,无疑做出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
它让我们看到,在喜剧电影的创作中,除了常见的搞笑套路,还可以通过巧妙的剧情设计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打造出一部既有娱乐性又有内涵的作品 。
对于喜欢喜剧和悬疑元素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值得一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
影片汇集了多位实力派喜剧演员,如郭涛、小沈阳、修睿、范明和喻恩泰等。
这些演员的表演为影片增添了不少喜剧色彩,尤其是他们在片中的互动和对手戏,让观众感受到了喜剧与悬疑的巧妙结合。
2. 题材新颖 影片将悬疑与喜剧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骗局和反转,展现了主角们之间的互动和矛盾,使得整个故事既紧张又幽默。
这种题材在国产电影中较为少见,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
3. 剧情反转与惊喜 影片的剧情设计充满了意想不到的反转,从开场的地产局到古董局,再到最后的楼顶谈判,层层递进的剧情让观众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
这种错综复杂的情节布局,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盘大棋”的魅力。
4. 主题深刻 影片在喜剧的外衣下,探讨了人性、亲情与正义等深刻主题。
通过主角一家人的联手抗敌与互相拆台,展现了亲情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
不足1. 剧情逻辑问题 影片在剧情逻辑上存在一些硬伤,部分情节显得较为牵强和生硬。
例如,进入古董局以后,剧情走向和逻辑开始逐渐塌方,桥本和老唐的层层反转显得刻意。
此外,一些角色的行为动机不够合理,例如老段为了主持正义而先诈骗5000万的行为,让观众感到困惑。
2. 部分情节冗长 影片的前半部分节奏较快,但进入中后期后,部分情节显得冗长且拖沓,导致整体观影体验有所下降。
结局略显仓促 影片的结局虽然反转不断,但整体处理略显仓促,部分观众认为结局的处理不够圆满,甚至有些庸俗。
前两天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一条热搜。
好久不见的小沈阳演起了社畜,还实打实地搬起砖来。
出于好奇,我去翻了下这部电影的信息。
好家伙,那阵容是真的不得了,除了小沈阳以外,主演还有郭涛、修睿、范明和喻恩泰!
这是老牌喜剧人组团出来整活了?
于是,抱着万分期待的心情,我打开了这部《一盘大棋》。
然而,我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发展到最后,直接地铁老人手机.jpg,如鲠在喉的拧巴让我不吐不快,索性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好了——《一盘大棋》
小沈阳饰演的角色名叫小文,是个给老年人卖保健品的销售。
最近,上当受骗的大爷大妈们开始维权,总金额高达5000万,小文不仅成为了众矢之的,还被公司老板林辉(范明饰)当做替罪羊给开除了。
怎么办?
小文找来两个帮手:小墨(修睿饰)和宁宁(张艺上饰)。
他俩不是啥外人,而是小文同父异母的弟弟和妹妹,三人一个爸,三个不同的妈!
这是什么神奇的设定?
且不说三人往那一站完全不像一家人,我就想知道,是什么样的男人能够结三次婚,而且每次还都有一个孩子?
难不成是他思想太超前,早早想出了个实现三胎新思路?
按照片中的设置,三人的爸爸还真不是啥等闲之辈。
他们的爸爸老段(郭涛饰),年轻时是一代富豪,当年宁宁的妈妈,就是被他的财富迷住,果断离开男友跟了他。
只不过,就在她怀着宁宁的时候,老段因为一桩案件入狱,被判整整20年。
最近老段出狱了,三人一商量,干脆去找他弄点钱来安抚大爷大妈。
老段没有钱,但制定了一个计划——最近林辉正在到处询价囤积房产,咱们以此来设置个骗局,从他那骗出5000万。
在老段的安排下,三人开始分别盯住林辉、林辉老婆以及林辉小三。
先说小文这边。
在盯林辉时,他很快被林辉的女儿琳琳发现了。
于是,为了应对,他便开启了PUA式的怼人模式:什么约会?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长得特别漂亮?
嫁不出去了,满大街找老爷们啊?
你爸是你爸,你爸是我儿……
咱就不说被监视要报警了,正常人被如此羞辱,至少会敬而远之吧。
可这位琳琳倒好,她像偶像剧的傻白甜一样,谁贬低我我爱谁。
没过多久,她就接受了小文以道歉为名的约会,那笑容灿烂的呦!
所以没有意外,两人随即开始交往。
咱就说,一个富家女什么样的追求者没见过,什么世面没见过,就小文这没素质没长相的男人,怎么就入了你的法眼了?
幸好小文不是人贩子,否则按照编剧给琳琳的人设,被人拐了估计她都得帮人家数钱。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人这么写傻白甜!
小文这边有了突破,其他人那里也有了进展。
宁宁得知林辉老婆正在找律师,小墨遇到了一个盯着林辉小三的私家侦探,对方是林辉老婆派来的。
准备工作完成,开启实施第二步。
首先,宁宁和小墨唱双簧给林辉的一个下属看,假装宁宁家有个平房在旧城改造的规划范围内,现在因为亲人重病急需用钱。
接着,在林辉得知这个消息后去某个会议找规划局的易主任时,宁宁跑到现场,冒充是易主任的秘书——在林辉能看到的地方,她跑到易主任面前签文件;在林辉能听到的地方,她假装和别人打电话提到易主任和城市规划;
在自己的电脑上,她打开一个PPT,上面有一张假的旧城改造红线范围图。
这一套下来,林辉不仅相信了宁宁的秘书身份,还因为偷拍到了旧城改造范围图而狂喜不已,开始分析哪里的地最适合买。
结果,他所选定的地方,自然就是老段的下套之处。
在那里,老段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位开鸭棚的老人,心心念念的是走丢了的妻子做的老鸭汤,坚决不肯把地出让。
应该承认,这个骗局有点意思,明显是花了心思的。
可在这之后,离谱的戏码就又开始上演了。
老段放风出去说小文是自己的干儿子,所以搞定不了老段的林辉只能去找小文。
当时的小文在干嘛呢?
搬砖!
林辉能咋办,各种献殷勤呗,又是帮忙搬砖,又是各种承诺。
小文不为所动,他就祭出琳琳,那啥你不是和琳琳在交往么,我把琳琳就交给你了,收购鸭棚后我会创建一个老鸭汤品牌,你俩来运营!
不可否认,这般的情节是为了制造喜剧效果,范明的表演也的确很逗趣。
但从逻辑上来说,小文的假装搬砖其实没啥必要,除非是为了营销买热搜(手动狗头),林辉的行为也不怎么成立。
他好歹也是个大公司的老板,就算是为了钱财鬼迷心窍了,也不至于会表现出如此的滑稽。
“搞定”了小文,老段很快也“松动”了,他提出了2000万的报价。
前面提到,他们要骗的是5000万,所以2000万只是个幌子,紧随其后,小墨假冒的某公司神棍登场也要抢这块地,几个人黑脸白脸分工明确,一唱一和开始抬价。
最终,5000万谈成了。
但林辉好歹留了个心眼,他只是先口头上说50万定金,并没有迅速打款。
因为担心后续有变,几个人便商量起来。
结果,他们的对话被琳琳无意间听到,瞬间意识到是骗局,一路小跑想要通风报信。
一路追赶之后,几个人总算拦下了琳琳。
还记得有林辉老婆找律师和派私家侦探监视小三的事不?
根据这些资料,小文告诉琳琳,那啥,我们是你妈找来的,她正在和你爸起诉离婚。
琳琳不信,打电话给妈妈。
妈妈一听女儿打听自己调查老公的事,直接来了句“大人的事小孩别操心”,直接促使了琳琳再次相信小文。
从这个戏份可以看出,影片确实是动过脑子,还提前埋下了伏笔。
虽然说这些设置有点儿戏,但至少还能看,可之后有一段剧情,我真的是忍不住皱起了眉。
5000万顺利到手后不久,林辉和琳琳都知道了一切是骗局,于是琳琳便跑到小文这里来质问。
小文咋做的呢?
他只是带着琳琳去看了下那些被骗的大爷大妈,琳琳便分分钟弃暗投明,站在了他一方了。
角色善良是没错,可是如此简单粗暴的处理,是不是太圣母了?
既然叫《一盘大棋》,这么小打小闹的骗局肯定不够。
事实上,老段弄到这5000万后,一边偷偷把钱给了被骗的大爷大妈,一边弄了个假的玉麒麟说是用5000万买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据老段所说,二十年前,日本人来他公司参观,看中了当时展出的国宝玉麒麟,愿意出5个亿,之后没多久玉麒麟就丢了,他也因渎职而入狱。
之所以弄这么个假玉麒麟,是因为当年日本人说国宝玉麒麟有一对,他想用这个假的去忽悠日本商会的人,由此获得5个亿。
一切顺利,不久后日本人前来交易。
就在这时,意外出现了——宁宁现在的爸爸,也就是喻恩泰饰演的老唐突然闪亮登场!
他当场戳破了老段的骗局,把老段绑到水池子计划淹死,还说自己有当年丢失的玉麒麟,打算和日本人进行交易。
原来,二十年前,就是老唐把玉麒麟藏起来的,而他也正是宁宁妈妈一开始的男友!
当年宁宁的妈妈跟了老段之后,他对老段是恨之入骨,等到老段入狱后,他则选择了接盘,和宁宁妈妈再续前缘,每天一副好男人的样子……这狗血指数,我还能说什么,我选择无话可说。
现在,老段出狱还又找到了日本人,老唐知道报仇时机已到,杀掉老段和日本人交易,不仅钱会到自己手上,出卖国宝的罪还可以由老段背。
按理说,老唐这也算是一个boss级别的人物了。
可是,他的身影竟然在影片进行到是三分之二时才第一次出现。
对于悬疑片来说,如此重要的角色,一点点铺垫都没有,只能说是过于生硬和应付,缺乏精雕细琢的打磨。
在这之后,当老唐与日本人交易时,反转出现了!
是的,你没有听错,是反转。
老段没有被水淹死而是来到了交易现场,日本人也根本就是他找来配合演戏的,他们共同目的就是引蛇出洞,揪出当年偷盗玉麒麟的人,也就是老唐。
这,便是所谓的“一盘大棋”。
在这之后,影片还有不少的反转,篇幅所限,我在这里就不提了。
相信小伙伴们也感受到了,我在讲解的时候,是一会儿有所肯定,一会儿又吐槽得不行。
没有办法,这片子实在是太不争气,让人的观感非常拧巴,它并不是一部完全瞎胡闹的烂片,但问题又肉眼可见。
比如,在悬疑层面,它努力铺设了细节,制造了反转,逻辑看上去也是完整的,但所有的推进都是过家家式的,剧情的转折也是过于任性。
比如,在角色层面,它的人物几乎经不起推销,“一爹三娃”的配置完美没有必要,就老段、小文和小墨往那一站,让他们演父子,你不感觉违和吗?
再比如,为了喜剧效果,片中设计了大量可有可无的情节。
什么宁宁和小文来帮助小墨追某个女人啊,什么三个妈妈操着不同方言来训老段啊……总共才90多分钟,这些并不怎么搞笑的插科打诨实在是有点多。
最最令人无语的,是宁宁这个角色的安排。
明明她打从出生起就没和老段生活过,可她就是揪着老段到底更在乎哪个孩子不放,咱也不知道她到底争个什么劲。
在结尾处,败落的老唐想起老段骗林辉的5000万,为了得到钱,命人以将小文和小墨推下楼相威胁。
这时,为了救人,宁宁开始制造混乱,让林辉用假枪对准自己,也向老段要钱,到底你要救谁,两头选一头吧!
可以看出,这样的桥段,就是为了搞个电车难题,煽煽情上上价值,突出表达一视同仁的父爱。
可你看看那场面,是不是尴尬的不行?
咱就说,上不了价值能不能别硬上?
唉,多说无益,这么一个班底,拍成了这样的效果,只能说可惜了,它好像用了心,但又好像是很糊弄。
或许,大概,可能,导演和编剧就没那个能力吧,如果好好打磨打磨,真的不至于如此。
觉得有道理,那就多多点赞关注吧!
今天就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沼泽
修睿和小沈阳饰演同父异母的兄弟,郭涛饰演这个同父的父亲。
这种选角违和,惊得我连忙查看他们各自的真实年龄,再对比他们的视觉年龄。
修睿、小沈阳、郭涛,看上去更适合扮演三兄弟,而不是父子。
郭涛这个角色,结过三次婚离过三次婚,因此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孩子。
这种设定不仅脱离常态,对剧情也毫无帮助,像临时凑局三个形态各异的演员、既让他们关联,又以异母解释他们的差异。
可能导演还想到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这种计谋片强行升华,加点亲情的鸡汤。
属实没必要,还不如做纯粹的计谋片,让他们三个以某犯罪团队的形态出现。
演员都是好演员,但选角违和,把他们堆在一起,也只会变成一群普通的标准化演员而已。
更何况他们还镇不住整体水平的拙劣。
本来计谋片,只要不过分违反逻辑,拍出来都不至于难看到哪里去的。
剧情割裂(演员违和明显跟这个有关)。
前半段跟林辉要钱的故事线和后半段的古董局故事线,割裂得像两部电影。
范明的角色,在前半段被骗完钱后就可以消失的,却没有消失。
在后面还承担了关键的作用,来一波反常的良心洗白。
喻恩泰的角色,影片一开始就应该出现(埋反转线),却没有出现。
拖到快结局的时候,突然从一个背景板作用的后爸摇身一变成为早就恩怨悠久被黑化了的老实人大Boss。
片名叫“一盘大棋”,就以古董为引子,日本国际友人的加入,来显现它的“大”。
棋局大变得比棋局设计精彩更重要。
结果只有因大而违和反显出来它的烂。
我们现实中没有这种古董局计谋片的土壤,影片也没有虚拟塑造出来。
想让电影变得不那么难看,还不如删减后半段,集中心思在前半段上。
一个坑骗老人钱的无良傻老板,几个智勇双全拔刀相助的年轻人,斗智斗勇,替天行道。
专注一盘小棋,才能看到一盘好棋。
中国没有骗术片的土壤,尤其网大受众,看不懂很正常。
首先,老段是因为非法集资进的监狱,但国宝毕竟丢了,所以他当年就和负责办案的刘警官达成一致,对外说玉麒麟有一对,公麒母麟,只有凑够一对才真正值钱,要是市场上真有人在配对玉麒麟,就能顺藤摸瓜找到丢失的国宝,也就是说,寻找玉麒麟,老段20年前就开始布局了,这是大棋第一大。
其次,经过20年的推理,老段最大的怀疑对象其实就是老唐,但他也知道,老唐面对高昂的收购价能做到20年按兵不动,绝对是一个城府非常深的人,所以老段决定找一个老唐的身边的人下手,因为稍微高明一点骗术,都不会直接面对目标人物,需要一个托儿,当然,如果托儿被人识破,骗术也就破产了,疯狂石头里黄渤当托,瞬间就被全车厢里的人识破,道哥的骗局也就直接败露,就是这个道理。
而如果托儿恰好也是被骗的对象,那么这个骗术就不容易被戳穿,因为托根本就是身在局中,所以表演绝对够真实,目标才会上当。
林辉是一个奸商,为了做暴利生意,还经常向老唐拆借高利贷,高利贷这种东西,没有合同约束,只能派眼线24小时盯着,而这正是老段需要的,通过林辉向老唐传递信息,也正因为林辉损失的钱是真金白银,老唐才会相信老段买的那个母麟是真的,那些说片子前后脱节的,完全是没明白这个骗局里林辉之于老唐的作用。
所以,诱骗老唐上当的托是林辉,而诱骗林辉上当的托呢,则是老段的三个孩子。
老段从头到尾都没对三个孩子说真话,所以孩子们源于这不靠谱父亲的愤怒,绝望,看起来都是真的,城府深如林辉,城府更深的老唐才会上当,这是一个连环骗局,也是大棋的第二大。
大棋第三大,其实是老段的小女儿,老段觉得林辉一个托儿还不够稳妥,还要再找一个途径向老唐传递信息,这就是宁宁,两个渠道的信息对上了,老唐才会彻底上当,同样,为了让宁宁在老唐面前的表演逼真,老段先是伪装成一个唯利是图的老狐狸让她愤怒,后又故意让孩子们得知他早把钱还给了大爷大妈,重新建立父爱,进而在老段假死的现场彻底崩溃,如此一来,宁宁成了老唐面前的另一个托儿,让老唐彻底上当,主动拿出了玉麒麟。
当然,自负的老段终究还是在胜利前一刻疏忽了,他的骗局最终被揭穿,甚至主动求死都无法挽回,好在宁宁有样学样,这才反败为胜。
(老段在楼顶自扇耳光,这绝对是真的,他在这一刻,成了宁宁骗老唐的托儿)影片里一连串的大小骗局,其实都遵循这一理论,找一个合适的托儿,再利用目标的贪婪或好胜心让目标上钩,但优秀的骗术片其实还有两个标准,1,反派绝对不能是笨贼,2,骗术必须要真正失控,在这点上,一盘大棋竟然也做到了,值得鼓励。
其实这类型影片在网络播出也有一个好处,看不懂可以反复看,关键信息没讲是导演的事,讲了没看见,或者看见了也不明白为啥要讲,这就是阅片量的问题了,毕竟,不同类型电影的观影门槛,是不一样的。
这是个垃圾
一直反转,还行
质感不行
还是不错的
难看
应该算是阵容最豪华的网大了。真假国宝,犯罪剧情几度反转,整个结构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惜编剧没有能力把情节顺下来,结果呈现出来就是超级低配的行骗天下,所有动机过于正义化,配上结尾字幕也太正了。
喜欢小沈阳的喜剧
剧情太尬了,就是尬戏。
自己才看得懂的电影,一点不高级
电影看多了就会缺失很多乐趣,比如某些反转完全能猜到!
还能吸引人注意力!编剧有进步。
爱奇艺你首页推荐的电影到底有好看的没有👿
结尾的枪那段太假了。其他都挺搞笑的,为啥评分这么低。
🖐🏻星给张艺上
片子不错,跟张先生在家里看的
看了就当没看过吧
故事的设定很韩国,但拍得很国产网大
看完了,感觉像一集低配喜剧版的《毛骗》,反转很多,但能猜到一些,笑点还是有一些的,喻恩泰出场不多但演技出色总体来说算不错了
网大来说,质量很高了,皆大欢喜的家庭喜剧
这是一个全是戏的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