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好像是很近的距离,却离现在现在也有了整整7年的时间。
7年前的张柏芝,还有一点点婴儿肥,带着《喜剧之王》里那种有些落寞的神情,扮演着这个叫白兰的中国女子,穿插在这部彻头彻尾的韩国电影里。
看7年前的《白兰》,看7年前的张柏芝,想现在的她。
那个清纯如水的女子,如今已是谢霆锋的老婆,一个男孩的妈。
时间啊,就是这般会捉弄人,轻轻巧巧的就把7年前的她和现在的她叠加在一起,一切都是那么迷离。
其实,白兰只不过是一条线,晃晃悠悠、若隐若现的穿插在电影里,更为的是烘托男主角的心理历程。
没有白兰,无非就是一部司空见惯的韩国电影,处处透露着典型的韩国味道。
有了白兰,仍然还是一部韩国电影,却因为张柏芝不施粉黛的素艳、偶尔的几句台词,而显得清爽不少。
不理解怎么才7.3分??
要我打是8.0分以上的,本来寻着张柏芝来的,没想到还有崔岷植大叔,他的另一部电影新世界让我印象深刻。
白兰这部电影从一开始的帮派氛围吸引我,到中间张柏芝的出现(不得不说啊真的好美,那气质)主题开始变了,张柏芝演的真的让人很心疼,处处透漏着她的贤惠善良和懂事,把一个家庭主妇的方方面面都做到无可挑剔,任谁看了都心动,心里一直怀揣着对未曾谋面的老公崔岷植的感激之心,展现出的一个等着丈夫归来的理想妻子形象,真的很温暖,让素未谋面的崔岷植都动心了。
以至于崔岷植痛哭的那段我也忍不住快哭了,真的好像和崔岷植大叔一同经历从毫无感情的婚姻到渐渐被张柏芝的纯真感动而动了真情,感同身受的想哭,真的好心疼。
最后的结局我也预料到了,韩国帮派电影的老桥段就不提了。
对了,电影中张柏芝唱的那首是莫文蔚的爱情,让我找了好久,张柏芝沙沙的声线唱得莫名的好听。
这部电影获过奖的,给我的感觉有点像假如爱有天意,而两部影片的评分差距这么大我也觉得奇怪,后者9分以上了,白兰怎么能打7.3分呢?
是看的人少还是没人有感觉?
白兰这部电影放了好久没看,今天看完了心情都阴郁了。
楚客曾因葬水中,骨寒化出玉玲珑。
生时不饮香魂醒,难着春风半点红。
---《白兰》王镃(宋)
2021年11月18日,这部电影在韩国重映,才让我知道20年前有这么一部经典的韩国电影。
改编自日本作家浅田次口的小说《情书》,只看一眼就被二十年前的张柏芝惊艳到了。
之前一直在思考忠武路三驾马车的早期经典代表作分别是哪一部,宋康昊是《杀人回忆》毋庸置疑,近期看了薛景求《薄荷糖》是他的立身之作,那么崔岷植呢?
是《老男孩》?
或者《生死谍变》?
如果是我我会选这部《白兰》。
影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叙事风格也跟韩国商业电影开始之前的风格一致,大概在影片的前三分之一都是在铺垫叙事,后半部分才会转入正题,看过薛景求的《人民公敌》应该熟悉这种风格,虽然对于现代商业化追求快节奏的电影迷不友好,但在闲暇安静状态下观影的我并不排斥这种风格。
影片还使用了乱序的风格,在时光的碎片中不停交织两人的生活轨迹,但看上去并没有割裂感的不适。
崔岷植和张柏芝的演技都十分到位,挑不出任何瑕疵。
影片的大概情节是女主康白兰在母亲去世后漂洋过海来投奔韩国的姨母,结果扑了个空,举目无亲身无分文的她为了留在韩国打工赚钱,在劳务公司的建议下不得已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男人结婚,获得居住证。
白兰只有一张丈夫的照片,默默地裱起来放在桌上,还有那条男主结婚送的红围巾,在寒冷寂寞的深夜里给她以安慰。
然而男主只是个人到中年一事无成、整天无所事事,干点非法勾当,骗取钱财的小混混。
但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给了白兰以希望,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也渐渐爱上了他。
不要被宣传海报上两人幸福的身影所蒙骗,两人在两年的婚姻里从来没有见面交谈,唯一一次见面还是在男主被警察抓走的时候那一撇擦肩而过。
男主在这场虚假的婚姻中也发生了巨大的蜕变,从一开始对白兰看都不看一眼,到看了白兰给他的第一封信发生触动,再到读完白兰第二封遗信,坐在海边痛哭流涕,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和人性的柔软被白兰点化,其实他本质并不是一个坏人。
他的内疚和自责,让他否定了过去,重新认识了自我。
第一封信,简单纯朴:“李江奇先生:谢谢你和我结婚,让我能在这里留下来工作。
这里的大海、大山都很美,觉得很亲切。
我想一直在这里工作下去。
大家都对我很好,但还是你最善良,因为你和我结婚了。
谢谢,多谢,祝你晚安。
”
在读第一封信的时候,雪地里火车缓缓前行,宛如走进时间隧道,聆听妻子的绵绵细语,意境很到位,跟《薄荷糖》的时光倒序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封信,生死诀别:“亲爱的李江齐先生: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表示你来看我了。
我就要死了。
看着你的照片,渐渐喜欢上了你。
相思,让一个人的日子更难熬。
照片中的你总是微笑着,每个人都善良,你是最善良的那一个,因为你娶了我。
我有一个请求,能不能以你妻子的身份死去?
很抱歉我不能留给你什么,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爱你。
”看完第二封信,男主颤抖着手想点一支烟,却怎么也打不着打火机,最后放声痛哭起来。
即使是白兰知道她的老公是个怎么样的人,也依然选择爱他。
影片的最后,白兰在海边清唱起莫文蔚的《爱情》,这首歌发行于1998年,小时候听过,现在听来依然是优美婉转又带点凄凉,跟白兰当时的心境很像:“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么会夜深还没睡意,每个念头都关於你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有不安的情绪,每个莫名的日子里我想你,想你,好想你。
爱是折磨人的东西却又舍不得这样放弃,不停揣测你的心理可有我姓名。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怎会不经意就叹息,有种不完整的心情爱你,爱你,爱着你。
”白兰羞怯的表情很到位了。
又相信爱情了有木有!?
用两天时间看完了《白兰》感人的情节都在这宿半斤古井贡就着我妈腌的辣白菜呛得我泪流满面那句话怎麽说来着做条鱼真好可以尽情为爱流眼泪一次是《过把瘾》那时我高中 记得是快过年的时候半夜首映最后一集时我把我家过年的红肠切了一盘就了四五瓶啤酒我妈半夜看我喝高了给我一顿狠打我一边挨揍一边笑嘻嘻的叹息唉 方言没了一次是两年前的《八月照相馆》男主角隔着玻璃轻轻触摸着街对面心爱的姑娘时我的ROBIN T恤被打得呱呱湿还有是刚才的《白兰》当张柏芝死后她的的房东阿婆抱怨的捶打崔岷植时我跟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流泪可几分钟后当崔岷植看完信在海边无声的痛哭时我比丫强不了多少影片的最后 崔岷植为爱触动后做出的抉择引来了帮派的处死他被勒死的瞬间努力地看着每一眼素未谋面的白兰的DV张柏芝的骨灰被吹散在房间里每部戏都是爱的生离死别我们还活着会被爱会爱别人珍惜。。。
PS1:看电影的时候 我突然想我其实挺喜欢80后的张柏芝谢霆锋真的 原以为这俩小孩子都是花瓶时间长了觉得他们是真性情PS2:我觉得我长了喝完了分外清醒我该把摄像和演员们叫起来开机了
《白兰》那个年代纯洁美丽的张柏芝,是一个悲剧,是爱情的悲剧,更是男主角人生的悲剧,看得让我止不住地泪流,有感动又心痛。
为白兰的善良动容,更为她对男主,一个只见过一面,仅有一张照片的假丈夫的质朴纯粹的爱动容,为在帮派里混饭吃的江齐,能保持初心,没有丢弃善良的本性动容,更为江齐和他同居的好兄弟之间深厚的感情动容,原来再坏的人,也有温情的一面,同时中介公司对白兰的所作所为又让我感到心寒,人性的善良都上哪里去啦?
当白兰在得知自己病重,可能就要离开的时候,终于鼓足了勇气,直面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去见让她日日夜夜朝思暮想的假丈夫江齐的时候,命运偏偏就让他们错过啦,因为江齐犯案被抓,他们最终没能相见,要是他们在那一天相见了,他们两个的命运会不会改写,故事的结局会不会就是圆满的了,白兰在江齐的帮助下治好了病,活了下来,江齐被白兰感动,爱上了白兰,金盆洗手,改过自新重启人生之路。
只可惜,人生没有如果!
人生总是充满遗憾!
而就是这次的错过,让他们今后的人生截然不同!
使得他们再也没有机会相见,直到白兰死了,江齐才知道白兰深爱着他,通过白兰留给江齐的书信,江齐才知道,善良的白兰一直认为他也很善良,是他认识的人中最善良的,并且还深深的爱着他,江齐看到这些书信的时候痛哭流涕,他愧疚,更感动,正是白兰的这些书信让自暴自弃的江齐幡然醒悟,自己不该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啦,于是本已决定替“大哥”顶罪的江齐决定不去啦,决定金盆洗手,好好做人,不再和大哥混了,可是离开帮派哪有那么容易呢,最后江齐看着好兄弟录的白兰的影像被别人暗杀啦,多么心痛,为什么就不给一个悔过自新的人一个机会,让他能重新开启他的人生呢?
这就是现实的无奈,一步错,步步错,并不是没有个醒悟的人都有机会重新来过!
《白兰》的悲剧感,其实不源于爱情。
而源于寻找归宿的不得。
如果说白兰和江齐之间是爱情,你或许很难认同这种没来由的爱。
他们更像是两个急于寻找归宿的人,产生了牵绊。
白兰和江齐,都是没有归宿的灵魂。
周围的世界丝毫没有接纳他们,两个孤立无援的人只是从对方身上找到了一点依靠。
一纸婚约,真也好假也罢,对于一个无根者来说,对方就成了白兰唯一的归宿。
而作为一个非法移民,她的命运早早就注定了。
在仁川大街上光明正大开店的介绍所,背地里干的是虚假移民,贩卖人口的勾当。
政府真的不知道这些地下产业吗?
一个地方很讽刺。
奔丧的路上,因为怕在警局登记时,假结婚露馅,江齐记下了白兰所有的资料。
但警察却什么也没问,登记完便把他们打发走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大概是白兰和李江齐的共鸣了。
李江齐作为帮会的一员,跟他同时出道的人已经混成了大哥,而他一直只是小弟,这与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成为小混混是身不由己,每次收保护费甚至还要被对方欺负,因为他心地善良,始终不愿意仗势欺人。
正是因为李江齐潜藏的品格,才会被白兰触及到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清纯少女和油腻大叔,看起来最不搭的组合,却因为同是底层的不幸之人,才会在感受到对方的善意后惺惺相惜。
白兰珍视着李江齐的解救,而李江齐也同时得到了白兰的救赎。
高尔基说:“婚姻是两个人精神的结合,目的就是要共同克服人世的一切艰难、困苦。
”很显然,在白兰的心中,李江齐就是这样一个精神恋人。
这个名义上的丈夫陪伴她度过了所有人生的艰难时刻,他就像一座丰碑矗立在自己的心中,为这个瘦弱的身躯遮风挡雨。
美丽的皮囊固然有吸引力,但是真正撼动李江齐内心的,却是白兰的满腹纯真和一腔信任。
他们的梦想和未来都遥遥无期,他们都是暴力面前的弱者,都是都市强暴的牺牲品...贫穷和生计面前暴力也会让人变得毫无感觉,这让人感觉更残忍、更毛骨悚然。
看着封面,一开始以为会是个类似于喜剧之王的励志爱情电影,结果,起初设想的甜蜜片段一个都没有,两人甚至连个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最甜蜜的仅仅是白兰刚去时李江齐大概瞟了一眼,随手送了一条伙计说难看的围巾,然后是白兰生病后去李江齐的音像店看他,站在门口,一遍一遍的练习自我介绍,刚鼓起勇气准备进去,突如其来的警察带走了李江齐,最后,她带着遗憾死去。
如果提前没看电影封面,不知道张柏芝参演,这部电影我是看不下去的,但此刻回想起来,所有写实的演绎都是那么逼真,脏乱的出租屋里堆满成人录像带,懒惰、邋遢的主人公和伙计开着低俗的玩笑,人到中年,一起出道的伙计已经是老大,他仍是个喽啰,没本事,嘴还臭,刚出道的年轻人都看不起他,却还不服,和年轻人打架,被老大打了一顿,又请他喝酒,是啊,对于他,老板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连他最好的伙计也看不起他,说,如果自己像他那样,还不去去死,就是这么一个失败者,如果编剧开启励志模式,让他最终做上老大,迎娶白兰,是不是个美好的电影?
也许这也是本片受冷遇的原因,但,这样才是真实的,在真实的世界里得到的感动,也是真实的。
对于白兰,李江齐是她全部的希望,所以,她心中的李江齐是完美的,她是幸福的,她是那么单纯,那么善良,或者说,她柔弱的只能选择善良,对每个人说谢谢,鞠躬,她是那么漂亮,又那么坚强,但没人在乎,大家只在乎钱,她孤身一人一直到死,心里一直挂念着她所谓的丈夫。
电影的意义在于,让这样两个社会边缘的人相遇,在所有人的眼里,李江齐是个十足的失败者,但在白兰的心中,他是世界上最善良的,对她最好的人,尽管和她结婚也是为了钱,当李江齐知道了白兰对于自己的深情,他深受触动,却遭到了别人的嘲笑,这或许就是爱情的力量吧,不论你在现实中是多么失败,在你的爱人眼里,你是完美的,你是他所有的希望,你随手的一个围巾,她视若珍宝,你是她的全部。
我开始喜欢这种写实的电影,它更真实,更触动人心。
找这部电影来看,只是想再看看以前好美好美的张柏芝。
昨天姐姐做了妈妈,也顺便想起来快要做妈妈的张柏芝。
虽然网上有扑天盖地的消息,可我还是希望她安心的在幸福面前小小的紧张着。
我喜欢真性情的人,喜欢静静的呆着也会很美的人。
白兰里是两个人悲剧。
在韩国制造的精致场景下,我险些不适应贴近生活的真实画面。
我不敢说,光影里爱的纯度是百分之几,只知道两个在努力寻找和世界的联系,以及,活下去的理由。
这一场伪造的婚姻不管真不真实,毕竟维系了两个孤独渴望的灵魂。
白兰守着一个等待的原因,江齐正寻找活着的方向和温暖的力量。
只可惜,在命里注定的维系里丢失了相遇。
没有对手戏的两个人,在自己划定的圈子里用心的挣扎着。
似曾相识的情节里,有几乎致人泪下的淡淡哀伤。
想想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力量有多重要,一点点温暖就能燃烧出走下去的力量。
当下媒体正纷纷对《来自星星的你》集体起腻的时候,我重温了一遍《白兰》,想当年这部《白兰》真是生不逢时,与《触不到的恋人》、《我的野蛮女友》、《我脑海中的橡皮擦》、《八月照相馆》等韩片经典同处一个时期,也难怪它的名气就如它的片名一样,淡淡的,淡到让人把它忽略了。
也许当时并不流行大叔配萝莉,这是原因之一,而最大的原因还在于,这部电影只把爱情元素当噱头,电影真正要表达的是韩国残酷的社会现实,这让那些喜欢凄美爱情饮食男女们大倒胃口,没能满足他们对爱情的白日梦,这么写实的电影显然不是他们的菜。
我还记得当初发行的DVD海报,崔岷植和张柏芝同坐在一排长椅上,中间放了只大皮箱。
想想看,这样一个海报,给人感觉俨然是一个落魄大叔和清纯少女的纯爱故事,我相信会有不少人是抱着我这样的心情看电影的,但绝就绝在电影到最后也没有他俩一场对手戏。
虽然《触不到的恋人》也是这种模式,不过韩迷把《触》一片视为纯爱类经典,把《白兰》却晾在一边儿。
造成这种局面的肯定不是演员张柏芝,更不是崔岷植,要我说,就是导演宋海成!
他放在片中讨论的韩国社会问题显然煞了某个观影群体的风景,在这帮人看来,用“爱情”的外衣裹着“社会现实”的内核,这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啊。
宋海成导演很有才情,在《白兰》这部电影中做到了言之有物,他用爱情题材给影迷们使了个障眼法,把两个边缘人的生活(本地混混和非法打工者)在韩国的生活现实讲了个通透。
只要大家把爱情白日梦的观影心态放下,开放地、心平气和地欣赏这部电影,你就能收获和我一样的观影体验。
电影开头讲一个老混混:他胆小、懦弱,把善良放在心底,他注定不能成为像勇矢那样心狠手辣的老大,生活中他处处受排挤,在帮派中没有地位,一点小事也处理不好。
但这个设置还是很符合韩式爱情片一贯的情节设置的,毕竟谁都想看这个老混子最后是怎么和清纯少女走到一块儿的,但接下来的情节设置显然没照这个套路来。
影片一开始把李江奇的这条线处理的很写实,将他的生活还有人性的丑陋在镜头面前一点点的放大,画面上用一种“脏”的感觉来处理,调度上不走花俏,拍的相当朴实。
慢慢的,电影前30分钟过去了,抱着看爱情童话剧的我们在情绪上逐渐地被剧情降回到跟自己的生活一样的现实中来了,在随着警察们带给李江奇的噩耗,我们对爱的幻想一下子达到了冰点,仅存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但也是在此时此刻,电影开始越来越感伤,画面随着李江奇到了乡下以后不再走写实路线,甚至开始飞扬起来。
导演在处理白兰这条线中,表现手法是温情而讽刺的。
白兰总是天真的以为韩国是个很美好的国度,这里的人都是善良的,其实除了老妇人以外每个人都对她有所图,她所向往的美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她的感激并没有得到回应,她每天看着李江奇的照片,把她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幻想他是个最善良的人。
而事实李江奇只是个卖小电影给青少年的黑帮底层混混,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
但有意思的是这条线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让李江奇通过对白兰死亡的追问,重新找回了做人的尊严和面对生活的勇气,让他发现只有在乡下他才能发出积郁已久的一声呐喊,发现了乡下才是他要去的广阔天地。
但是可悲的是导演和编剧没有给这个人物任何的机会,李江奇最后的死亡和白兰散落一地的骨灰混杂在了一起,这时男女主人公两条平行线一般的命运在死后才有了交融的机会,整部影片一直萦绕着的错愕感和遗憾感在最终这一刻彻底变成了冰冷的绝望,细想想也就能理解了,为什么这部《白兰》被喜爱看纯爱片的影迷们打入冷宫的命运了。
不管多少次看《白兰》,只要播到美丽的张柏芝用光脚洗木盆里的衣服,在寒风里一脸倔强和平静时,还是忍不住要掉眼泪。
《白兰》是她很用心演的一个片子,全片都是素颜拍,还是非常美丽的一个人。
美丽的白兰穿着寒素的过时衣服,在人贩子面前不敢抬头。
人贩子说她能卖个好价钱。
在被卖了个好价钱后,她欢天喜地地写信给和她假结婚的混混,说感谢他娶了自己,自己才能继续干着这份洗衣服的活。
“所有的人都很善良,你是最善良的一个”。
她死后,卖她的人贩子骂另一个人贩子:如果白兰是他女儿,他才不会这么对她。
她的确是让人贩子都能心生一点怜惜的女子。
对谁都无害,对谁都笑,对谁都鞠躬。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她不是谁的女儿,只是个无父无母的穷孤儿,再美丽也合该光脚冷水洗衣服,遭受着摧残和辜负,在贫病里一天一天咳血瘦下去,最后凋谢死掉。
在那盘只有一个人看过的录像带里,她美丽得像一个从来没有存在过的梦。
好拉的剧情
一个把对方当心灵寄托,一个把对方当做人生救赎。
女主角不错
一个漂洋过海寻找栖身之所,一个想买艘大船荣归故乡。一个咳着血在寒风里赤脚洗衣服,一个被老大送去顶包的猪头。蝼蚁样的人生,也要开出一点小小的花来。“这个世界当我连垃圾都不如,只有她说我是她的最爱”江齐终于明白 世界上还有比大船更重要的东西 就像在黑暗中擦亮了那么一点火吧
分...分手的决心?(误)。同时期李沧东作品一般,源于韩国小人物的黑道生活,而张柏芝段落完全断裂成另一部电影。
太闷了
抖音看到推荐,被清纯的张柏芝惊艳,她竟然演过这样的角色,不忍心看解说找了全片来看。01年的片子,22年过去了,全素颜出镜,常常被镜头里的她惊艳,原来张柏芝还有这样的演技,原来张柏芝可以这么美。这部电影的主角没有一场对手戏,但我为什么会哭呢,久久沉浸在这种气氛里,觉得心里难受。这是张柏芝最好的一部电影。想想后来的她,难免觉得遗憾。
2.75中年宅男向
这片唯一的优点就是崔岷植和张柏芝没有对手戏
没有交集的两个人。
欣赏不得!
的确太闷了。。。可是张柏芝也太漂亮了啊啊啊,你才是女神啊,现在网上那些货和你简直不能一起提及啊
我忘了和张柏芝对手戏的原来是崔岷植。这电影的歌曲剪辑到一直在我电脑里,里面只有张。
每个人都善良 你是最善良的那个 因为你娶了我
我严重怀疑张柏芝是被骗去拍这部电影的,不然按她当时的地位会接这样的垃圾片?? 不过可能是因为韩国出资拍摄的可能,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在小学,一个人买票进去后 3分钟就出来了,不知道电影讲的什么,不过就记住张柏芝赤脚踩衣服(洗衣服)的镜头了。
张柏芝看了一眼崔岷植的照片就爱上了他,这科学么?
媽呀演了1/3女主才正式登場,但是..美翻了啊!!不過前1/3的痞子戲真的好難看啊所以這麼高分(豆瓣7.3, IMDb7.7)是因為玩了個結構?比起愛情,這種感情更像是一種寄託/依賴感吧.最後的歌和特寫有加分2.6
无聊的爱情片,也没什么爱情。
yy啥呢你yy
很奇怪什么样的变态,才能写出这样的故事?你跟世界上温馨美好有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