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来看《女儿国》。
尽管我一直不赞赏郭富城演孙悟空,但他硬颈要演,硬颈要演,那就演吧。
《女儿国》基本就是伪3D效果,但我很轻易就忽略了这一点,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西游片,故事改编得好,演得到位,就连最尴尬的小沈阳都被领上了道。
算了,我若再这么虚伪下去,要挨喷了………………………【巧妙的软广】https://site.douban.com/215175/ (我的小站)
我从没想过西游记这样的IP老炮有一天还能拍出新意,于是我就这样奔着特效片去看这电影的时候,被打脸了,啪啪啪,我笑的像傻逼,情感时眼泪也会含在眼眶。
电影没有特别的苦情,也没有故意的感人,很平淡的煽情,我是在看到苦海行舟时才把电影串了起来,导演其实蛮用心的,他在开头便写下了伏笔,只是这浅浅的一笔带过在喜剧效果下,我们都没有在意,所以就来扒一扒我看完的女儿国吧。
以下便开始严重剧透了啊。
电影开场就来了一个大伏笔,这个伏笔埋的很有趣,所以我直到中期回过头来才想起原来这坑是从开始便挖了。
开场船上,师徒四人一匹马,老沙看着俩猴儿在挠呢,问了第一个问题“师父,这世上为什么都是一对一对的?
”这时唐僧便开始扯了,总之一个意思,万事万物皆是缘,一对一对也是因缘而聚,所以随缘就好。
紧接着老沙又问了第二个问题。
“那师父,若是你遇上了这缘分呢?
”唐二狗无法直接回答,憋了半天回了一句,我去经书里找找。
正因为玄奘心中有情,正因为情不知所以,才有了西凉之旅,为什么,因为这是佛祖安排的。
在途经河流时看到了残船横窝,于是发现河中有妖,现在回想也是应该,你想啊,你失恋了别人来打扰,你能不烦么?
所以河神处有个重要的桥段,猴子问猪,回话了么,猪说嗯,猴子问说什么,猪说滚。
但路只有一条,猴哥发话,赶紧走,于是便上演了“任性河妖乱打乱砸事件”正当四人要被吞了的时候,佛祖出现,一记传送门,传走了。
为何不打了呢?
猴子治不了这厮?
不是,因为心有余情,这一难便是情关,若是不解这锁,就算打也打的是不明不白。
就这样,师徒四人桃园结义,上演桃花源记,好像哪里不对。
于是是传送门出了故障,四人落点不佳,从断壁横飞而下,遇到正在玩攀岩的女王,就这样俩人空中送秋波,含情脉脉的邂逅了。
紧接着一段热带丛林探险突遇原始女部族被花式吊打的戏就来了。
此后省略几万字直到秃瓢国师怕预言成真送唐二狗一叶扁舟随波逐流,未料女王以身试险千里投怀追随二狗而去,电影也开始进入高潮。
“其实,在女国的外面也有一片苦海,那里人人都是一座孤岛,终生漂流。
若小僧取得真经一定能带他们上岸。
但这外面,除了苦难,也有喜悦。
”所以爱情亦是有苦有甜,俩人飘啊飘摇啊摇,终于找到了隐藏的出口,这时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文说若有真情大门自然出现。
所以到了这里,虽然二狗这个小处男扭扭捏捏不懂调情,但门出来了也就是动了情,共赴苦海漂泊的俩人隐晦的相爱了。
于是有了下面的两段话。
“苦海的尽头便是门,门开了情为何物呢?
我舍我的王权富贵,你守你的戒律清规。
”情为何物?
此时的情是苦亦是苦中有甜,情也是随你而去相伴便是安好。
但是,诶,BUG来了,计生委有规定,统计局也有规定,你们这一大群黑户不得踏出国境,否则就让你们灰飞烟灭。
于是乎,唐二狗一看,这不作孽么,要不就留下来吧,小心肝都昏了,我哪能走呢。
此时门是开了,虽然出不去,但是进的来啊。
这万物皆有天命,二十年河水不再流淌只为相守,情毒不是只有男人种的下,女人也会,情毒不止女人深陷,神妖也不能自拔。
解铃还须系铃人,情为何物呢?
不曾拿起的那会有放不下的呢?
再一个于是乎,河妖来了,前面传说之恋中的男主角终于碰面了,可是啊可是,小妖你被人甩的滋味的确不好受,但你说你都被甩了20年了,咋就执念这么深呢,人家娃娃都养大了,你何苦再来求虐一次呢。
所以万物皆有命数,如若是互不甘愿成全彼此,那就只能是短兵相见,伤害彼此,作了自己也作了对方啊。
好了,片子的重中之重在哪呢,就在于解情,情为何物?
佛祖在降临,一到金光压下,河妖不甘,以命相抵,他到死也没明白情为何物,为何如此伤人,国门易开但是心门难度,他的死很凄美,爱情这毒药莫非真的无药可医么?
苦挨二十年,凭什么,又是为什么呢。
直到袈裟重披,明了,情为成全。
这袈裟,猴子披不上,唐僧自己也披不上,这情毒猴子解不开,唐僧自己也是解不开,只有女王,女王披的上,女王解得开。
让我觉得很用心的桥段是女王醒来时说的话“我做了一个梦,咱们一起慢慢变老,但是,你并不快乐。
”什么叫成全,彼此相爱,你我心有彼此,但我深知,大义面前,你有你的执着,若是我不能相随,便放你而去吧,因为相伴并不快乐,这也应了那句亘古不变的话,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情字当头度不去的唯有我们自己,放不开,舍不下,因为拿起的太重,放下的太痛。
实话说,这道理似乎没说一样,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成全彼此,不是所有人否看得开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没有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的难,情才是这世间的至毒,也是这世间唯一一种既让人痛苦有能让你上瘾到无法自拔的毒,在这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那只河妖呢?
有多少人为等一人舍弃青春年华?
有多少人为一个回头不惜伤口撒盐?
我们都傻过,我们不懂情,但我们能明白的叫做保护自己,我们能学会的也只是在沉迷的毒药的同时一点点产生抗药体质。
难啊,正如这篇小文,我有了开头却不知如何收尾一样的难,只愿有情人终于学会放过自己。
爱就是爱,爱过就是爱过,没必要忘,也没必要恨,彼此走一趟,若是相伴却无法同乐,那便放你一马,忍着痛,咬着牙,你找你的快乐,我寻我的安稳,然后谨记,我爱你,爱过你,还爱你,希望你幸福,我也会去找我的幸福,如此就好。。。
最后祝大家情人节快乐,新年快乐,狗年大吉,事业家庭旺旺旺。
电影还不错,讲了大爱,自我和救赎。
电影真正的主题是从师徒三人怀孕开始的。
在这里,唐僧师徒遇到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就是救人和杀人。
他们去西天取经是为了救人,但是为了取经不得不把已经是人的胎儿化掉。
一个杀生,一个救生,居然在一个情景下出现,为了更伟大的目标,就要背负前者的罪孽,导演在这里是用心了。
就像刘镇伟大圣娶亲中唐僧做的那样,孙悟空最终成了背负恶名的那位,化掉了唐僧和师弟腹中的胎儿。
解决了杀生救生的问题,他们又面临了苦海的难题。
苦海中,人人都是孤岛,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到达彼岸,到达出口,但那些没有被超度的人,就是女儿国的众生,就会遭到毁灭的代价,对于他们,如果没人帮助,没人爱,突破结界就是灭亡。
唐僧师徒对女儿国国王的挽救,也是对女儿国众生的挽救。
最后一个问题是水神,他等了大国师二十年,最终国师不得不因为国王而放弃了水神的爱,水深肆虐,但终究逃不出如来佛的惩罚,水神与其说是被我佛打死的,不如说是因为缺乏爱而死掉的。
国师一句 万物皆有天命,人不可以爱上水神,你去找大海吧 让水神崩溃。
他也是毁于自私的爱。
经过这一系列锻炼,唐僧明白了爱的道理。
救生杀生之爱,拯救众生之爱,饶恕罪孽之爱,是终极的大爱。
爱一个人就是爱众生。
爱众生也就是爱一个人。
但我总觉得那一个人其实是自己,而不是特定的其他人,对他人的爱终究是要转化的,终究是要消失的,因为人会死,而爱会成为永恒。
电影大概就在说这些道理,感觉还好,只是有些过于迎合观众了,弄了很多无厘头的不知所云的貌似高深实则浅薄的无用的废话在那里,导致正经的话没能成为重点,令人晕头转向。
主题不错,选择女儿国谈这样的大爱,其实也还好,水神的加入有些唐突,倒不如把水神作为女儿国的鼻祖。
大年初一和家人看了贺岁影片女儿国,本就奔着东方魔幻的视觉奇观去的,所以对剧情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也就没太过失望。
改编力度之大一如既往,且不说前两部(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种很难插入爱情桥段的故事,人家尚且能插进去,《女儿国》这种原著中的奇货,自然更是要大写特写。
只是剧情上的硬伤太多,爱情故事也略显逻辑不通,我就不在此过多吐槽了。
“说什么王权富贵,怕什么戒律清规”。
禁欲系佳作里的这段为爱痴狂,成为了一代人对西游记中这对CP永远的记忆。
在看电影《女儿国》的时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86版经典,很多人觉得电影版对剧版改动太大,一时无法接受。
但其实86剧版也只是先入为主,和原著中的故事相比,86版编剧也夸大了相当多的成分。
我们可以在对比中发现编剧们各自的倾向,以及作者吴承恩本人想表达的东西。
郎情妾意 相比起电影,剧版女儿国在剧情上的确更加接近原著。
从进入西梁国境误饮子母河水,到女王施爱御弟哥哥,三藏设计逃跑,再到琵琶洞逼婚、三徒弟败北,主体走向十分相近,而且我个人认为剧版的演绎比书中的描写更加传神(尤其蝎子精的那句经典“我可不是你那娇滴滴的女王”简直御姐气炸裂!
)。
在原著里西梁女国一遭,并没剧版中那么精彩,甚至人物的心理活动,少到要靠读者猜才能略懂一二。
原著中有关西梁女国的内容并不多,相比其他动辄三四章一写的故事,在女国境内的只有两个章节,且一半笔墨还用作琵琶洞大战蝎子精。
而女王对唐僧的痴情,并不像86版剧中那般情意绵绵——最后只得释然,情丝千缕,目送唐僧远去;而更像是偶然逮到了稀罕物,一时兴奋冲昏了头脑,在蝎子精掳走唐僧后再无下文。
原著中唐僧的态度,也不及剧中那样明朗——被女王噬魂摄魄,只敢低头念静心经。
书中只有两处明确提到唐僧对女王的反应,一处是招赘唐僧时,女王远处唤唐僧,“三藏闻言,面红耳赤,羞答答不敢抬头”。
另一处是女王扯住三藏要上车去婚配,“这长老战兢兢立不住,似醉如痴”。
由此可见,唐僧虽然为这位千娇百媚的女王所倾倒一时,但也仅此而已,除此以外全文再无任何唐僧对女王产生的心理或行为的描写。
可谓“女帝真情,指望和协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
而女王在城门口目睹御弟“霞飞”之后,除了“自觉惭愧”以外也并未萌生其他情愫,可见书中女王对御弟哥哥的情意也不过尔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元神”指唐僧元阳未泄的至纯身躯,文中多次提到唐僧未破元阳,为的是保留这处子之身以登极乐世界。
没错,书中的唐僧并不像剧中那般超然,反之相当功利现实,拒绝女色不是出于不想,是不敢。
强拉上车 在电影《女儿国》中,这个故事直接变成了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女王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西梁女国是一个类似于迷失王国的异域幻境。
唐僧也不是那么克己复礼的僧人,甚至一度要带女王离开西梁。
另一个原著中的主角,实力超群的蝎子精,被替换成两个小龙虾,甚至都不具备参与剧情的能力(心疼御姐一秒)。
至于落胎泉、河神、国师等太过失败的元素添加在此不再赘述。
且说说这里的主体情节:唐僧与女王。
这里的女王是一名少女,所以少了些气度,虽对远道而来的男人暗生情愫,但她要的不是招赘唐僧,而是要弃国随之而去,之后险些因此导致举国石化,善良纯情的人设崩成愚蠢无知(疑惑国师到底是干嘛吃的)。
这里的唐僧是一个“超然”的人,具体表现为心系众生,但心却不幸被女王俘获。
在苦海一遭后参透:我要定女王了。
但在水漫西梁后又参透:我要定众生了。
这一前一后的转变实在太快,让人觉得唐僧分明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之前痴情博爱的人设也变得模糊不清。
所以这里的问题根本不在于唐僧和女王的取舍,也不在于对这两个人性格、想法的重新定义,问题是两个最重要的人物都没立住,根本不具备深化主题的能力。
既不要老版那样落花有意,流水强忍装无情的苦楚,也没有新作为爱仗剑走天涯的情怀。
零散的情情爱爱不老少,完整的西梁情缘没看到(抱歉还是没忍住吐槽)。
大叔你好帅... 和尚与爱情这对矛盾体本身自带戏剧冲突,在小说情节里本是常被大书特书的环节,但吴老爷子并没有过多描写唐僧与女王的这段情缘,难道是这位创作奇才一时疏忽?
我想是西游记的创作本就意不在此。
西游记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大主题,大背景,无论是严肃的官逼民反,还是浪漫的个人英雄主义,是人间的世态炎凉,还是心头的个中滋味,无不在西游记的表达范围之内。
而西游记中有关儿女之情的故事其实也并不少见。
先有杏仙奉茶、琵琶洞成亲;后有金鼻白毛鼠、玉兔精轮番魅惑,哪一个不是亭亭玉立,玲珑剔透的佳人。
但唯在女儿国一遭,圣僧禅心险被春心破,我想这已经是在吴老爷子心中,允许唐僧这一人物离轨的最远边界了,毕竟不是描写男欢女爱的言情小说,这里的一切只是众象中的一种,并不占更多比重。
至于西游记的主旨到底是什么,或者说是否存在主旨,一直以来饱受争议,无人可以盖棺定论。
在错综复杂的西游世界里,西梁女国是一朵娇小的花,尽管让人怜爱,但不免只能予人以沧海一粟之感。
电影女儿国的国王设定不同,原著因为是情劫所以国王有种诱惑的感觉,但是电影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国师说国王是天选之人,这是她的命所以国王动情了,这是她的使命所以国王放手了。
电影女儿国的悟空也不同,他懂他的师傅,一直默默守护,在保护也在守护,原著中的悟空和情字没有太大关系,但在这里他也有情,看的更透彻分明。
电影女儿国唐僧也不同,他有他的使命,并且为了这个使命已经经历了很多劫难,但那些劫难是伤身这次是诛心,圣僧当然有爱,不然如何爱世人,经历了这一切他更明白如何去爱。
电影加入了河神和国师这条辅线,河神是他和她,他有戒律清规,她有王权富贵,王权富贵易舍,戒律清规难弃。
圣僧对河神说他懂,正是因为这条辅线他和她才知情为何物。
西游记女儿国 (2018)4.42018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喜剧 爱情 奇幻 / 郑保瑞 / 郭富城 冯绍峰从主题曲MV一出来就开始期待的电影,直到情人节看完点映忍不住问自己,好看吗?
灵魂拷问了好几遍,最后觉得还是要对自己真诚一点:好看的。
除了原著、特效、卡司这些常见的宣传点外,觉得最难得的还是剧本立意:在尊重西游记原著的基础上,修复了一些bug,而且立意比之前所有版本都要贴近原著。
比如,唐僧师徒三人喝了落胎泉的水,这算不算杀生;又比如,唐僧为了取经而断情,女儿国王从此孤苦一生。
都说西天取经是为了渡众生之苦,众生之苦是苦,一人之苦就不是苦吗。
这些问题之前没有在哪部西游影视剧里见过,但这部电影提到了。
而且是大大方方地把男女之情放上了台面,用佛法和人性去解读诠释。
而不是以往常见的要么像对待毒虫猛兽一样避之不及,要么一棍子打死——好像风月之情就是天生怆俗低人一等、理所当然就该为其他事让路。
少女骑着白鹿和圣僧相遇唐僧、悟空、女儿国王,他们所有的选择,都是主动的、自由的,是痛苦后破了执的通透,而不是单纯为了虐而虐:为了取经大业,为了普渡众生,就该一辈子苦熬死忍直到老死。
时代变了,早就没人吃存天理灭人欲那一套了。
所以这次的人物设定是崭新的、自然的、可爱的。
所以他们最后的不得圆满,也让人更容易理解,体会也更深刻。
观影其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讲真,在看过主题曲的MV后,不论是在精练和惊艳度上,正片其实都已经很难达到期待值了。
而且依然存在不少瑕疵:尤其是河神和国师一段,生硬狗血不知所云,毁整体的功力和造型师毁女神的功力难分伯仲,相比之下连刘涛几乎都还算顺眼了。
所以赵丽颖的女儿国国王简直撑起了半壁江山。
她太动人了,美丽,勇敢,清澈,轻盈得像只小鹿。
有评论说她没有气场,请问一个十几岁的少数民族初恋少女需要什么气场?
少女骑着白鹿和圣僧相遇,天真懵懂;看着心上人在眼前,那双笑意盈盈的大眼睛简直像是湖水里掉进了星星;在山上鼓足勇气,怯生生地拉住对方衣袖,却最终失望地垂下眼睛的时候,画面外音乐响起,镜头拉远,一瞬间整个葱茏的山谷都弥漫起了郁郁的惆怅。
这多青春啊,我见犹怜楚楚动人,简直撩拨起了中年少女们最后那点儿所剩无几的少女心。
“小时候以为唐僧逃过一劫,长大才发现是他错过了一生。
” 作为原著默认的官配,很多人被唐僧和女儿国王之间那种宛如初恋般似有若无、爱而不得的禁欲虐恋情节戳中了泪点。
其实换个角度看,未免不是好事,起码今生今世他们都是彼此记忆里唯一深爱的人了,没有人间烟火打扰的回忆是最美好的。
不过,若有来生呢?
原著里,国王的结局没有交代,长老最终是到了西天修成正果,从此不入轮回,也就是一去就是永别,他们再也没有来生了。
但愿这个曾经闯入他心里的小鹿般的少女,依然是他心里永远的白月光。
郭富城的大圣真的超棒啊,打戏帅炸了!
不论是和“小龙虾” “皮皮纸”的对打,还是高潮部分的大战河神。
动作戏帅气利落,搭配特效燃炸。
相比前作,这部女儿国中的大圣平添些许幽默,变得更有人情味了。
记得他在影片中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他师父了。
诚然,圣僧的一切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了。
不论是强调吃素和不近女色时的纠结,还是送给女王手札时的小心翼翼;不论是决定带女王共同取经时的坚持,还是袈裟掉落时的失神。
这每一瞬,大圣都看在眼里。
当他说出,把一切都交给时间淡化的时候。
我忽然感叹,他不再是一个不通感情的石猴了。
曾记得先导特辑里刘涛说过“世间所有的苦难,只有你经历过了,才会懂得”。
我想,这一场奇遇之后,若有人再问起圣僧关于“情与缘”的问题,这次他一定知道该如何回答,而不是“我去翻翻经书里怎么写的”了。
电影全篇最搞笑的点,都汇聚在小沈阳的身上了。
猪八戒就是大家的开心果啊,说笑逗趣,金句频频。
沙师弟呢,总是会让我联想到壮硕的蓝精灵?
不过,他彩蛋里的造型,有被帅到。
哈哈哈哈。
(PS:大家一定要看彩蛋啊,散场不要急着走。
片尾曲大华改编的《女儿情》,小提琴与钢琴交织的前奏,莫名的戳人,可惜只在片尾才有,遗憾住。
)赵丽颖,一出场就浑身透着一股灵气劲儿,眼睛亮晶晶的,真是一个眼里有着星辰的女孩子。
片中有两段扯袖子,在剧情上也算情感的递进和遥相呼应。
我更喜欢第一段扯袖子,只那短短几秒钟,就用眼睛传达出了羞涩期待、小心翼翼,以及被圣僧轻轻挣脱开时,眸子瞬间暗淡下去的失望。
她在用眼睛讲故事,我想没有比这更好的表达方式了。
在情关面前,纵使是神通广大的大圣,也终归无可奈何。
圣僧动情了,毋庸置疑。
可是他许诺的那句“若有来生”,也不过是一句永远无法实现的“梦”。
即使有情人如国师与河神那般,也终归是相望不相认,相认痛别离。
国师与河神相认的那一刹那,拍的很美,没有亲吻,却胜却一切拍摄方式。
忽然发现,情感的倾泻而出竟可以如此描绘。
( 这段感情的处理,导演做了一些加法,也做了很多减法。
)国师予河神的爱,变成了久经相思之苦的执念。
而河神予国师的爱,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弥天大祸。
爱对了是成全,爱错了是毁灭。
显然,圣僧与女王,都参悟了何为“大爱小情”,何为“相守无缘不如遥遥相望”。
而我终究是一介俗人,参不透这真爱无边。
爱难断,舍别离。
观影结束后,脑海里忽然想起曾看过《黄真伊》中的一句话“我愿把这漫长冬至夜的三更剪下,轻轻卷起放在温香如春风的被下,等到我爱人回来那夜一寸寸将它摊开。
”师徒远去,新的篇章即将开启。
似乎一切都落下了帷幕,再也没有人探讨后来女儿国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我却总觉得,女王终究还是那个傻傻等待“若有来生”的孩子。
人啊,总是要带着期盼走下去。
她一路负重前行,却也心怀春风十里寄相思。
这也太美好了。
首先剧情设定是在女儿国,也就是说除了外来者几乎所有演员都是女性,还净是年轻漂亮的姑娘,一帮一伙的,简直就是仙境一般。
然后画面特效也非常精美刺激,简直就是魔戒+金刚。
主演的是帅男靓女,气质高贵,演技也很优秀。
剧情发展也很清楚,而且感人,在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还引人深思。
我现在看到大概五分之四还没有看完,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但是已经迫不及待来打分,而且有点舍不得看完了。
想要留着以后慢慢欣赏回味。
开篇师徒四人进入女儿国,设定类似神奇女侠女儿国和天堂岛环境都是环海,依山而建,并设有结界
女主戴安娜和国王都擅长射箭
神奇女侠和女儿国男主都是从天而降,神奇女侠是飞机失事,女儿国是船只被打翻
神奇女侠和女儿国男主都受到女主审问
师徒逃跑遇到结界,画面神似圣诞奇妙夜
然后国师出场,造型类似红桃皇后
接着师徒四人加国王四人组大战小龙虾,这么多人打个小龙虾都能打这么半天,没出场的蝎子精笑而不语师徒三人误饮子母泉水,悟空取堕胎泉那一段好多星爷老梗的痕迹,表白师傅化用大话西游对它说三个字的梗,高呼“来!
来!
来!
”尴尬至极
男女主进入苦海,来了一段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简约版
最后白发非主流人妖河神林志玲和发际线后移半秃国师梁咏琪一段莫名其妙的爱情,引发河神暴走水漫女儿国(真的不是借鉴白素贞水漫金山寺吗)结局参照西游降魔篇套路,如来神掌现身降伏河神,皆大欢喜
总结:剧情无聊至极,笑点尴尬,爱情主题流于表面不见真情。
人设全崩,悟空武力被弱化打不过河神就算了打两只小龙虾还打半天,女儿国国王像个傻白甜小丫鬟,最可笑的是西游的核心唐僧取经的决心就这样被轻易动摇(第一次打算生下孩子,第二次决定带国王上路,第三次爱国王还是爱众生还要问菩萨指点迷津),干脆叫唐僧三摇取经心算了
西游记女儿国 (2018)4.42018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喜剧 爱情 奇幻 / 郑保瑞 / 郭富城 冯绍峰三颗星60分,说实话,我是有些心虚的。
这部电影距离及格其实还有些遥远,但无论如何,它承载了我太多的希望和失望。
大年初一,我是带着爸妈一起来看的电影。
电影院里人山人海,绝大多数也都是拖家带口。
结果电影演了不到一半,我爸反复抬手看表,我妈靠着我爸睡的香甜。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觉得他烂,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他对于自我"定义"的模糊。
这部电影的主旨也挺好理解,我爱你,但如果你与我在一起要放弃梦想,要变的不快乐,我就会离开你。
简单来说,就是理想和爱情的取舍问题。
看似简单,但纵观电影史,却很少有电影人能够成功驾驭。
理想,爱情,选择了爱情,那就是合家欢的甜蜜喜剧,很容易拍好,此类优质商业影片很多。
选择理想,就是内涵深刻的带有艺术气息的影片,不大容易拍好,但只要拍好就会名留影史。
而《女儿国》的尴尬就在于,他的野心有点大。
他选择了理想,却又要做成合家欢商业喜剧片。
这并不是说这样的选择就一定拍不出好片子,只是很显然,导演目前还是没有能力去驾驭这样的选择。
强行将其搬上荧幕的结果,就是电影情节上的严重拖沓与割裂。
在这里我想说,我一直都认为,不管电影立意如何,没有把故事讲好那就不是一个好电影。
《女儿国》是这样,《妖猫传》也是如此。
我不能理解的一个片段,是国王在监牢里和唐僧尬聊的一段。
这一段的处理方式其实挺多,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先来一段比较密集的笑点,配合稍欢快的音乐,然后话题逐渐深入,两人才开始讨论"男人与爱情"的核心问题,这大概是比较规矩的套路。
但导演偏偏直接就进入了主题(当然对话里也有笑点,可惜并不大好笑),走了玛丽苏烂电影的路子。
在这一段里我们应该看到唐僧对自我的初次质疑与国王对情爱的初次理解,可惜并没有。
唐僧爱上国王是一个过程,反过来国王的爱情也应该是个过程,可惜观众看不出来。
国王的爱显得特别突兀。
我最无法接受的片段其实是一群人追捕残页的片段。
残页的声音宛如智障,那两只龙虾更是打到一半莫名失踪。
就是这么莫名其妙的剧情却占用了很长的时间,而节奏其实就是从这里开始变乱。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商业影片,至少是要做到"主次分明"的,一个到了后来你会发现并不重要的情节根本不需要这么用久的时间,观众并不会被一个智障纸片逗笑,观众只会觉得无聊。
讲道理,纸片上的字根本不重要,什么"动真心就能找到门"之类的屁话只会让观众掉鸡皮疙瘩,而且明明"度过苦海就能离开",为什么又要多这么一笔?(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苦海"这个设定的,纸片情节删掉也不为过)这一段尬戏导致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后面的节奏全面崩塌。
拖沓的剧情结束后终于迎来充满喜剧感的怀孕,却又因为女孩们的几句话就突然温情脉脉。
国师和国王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突然就又变成国师和河神的矛盾。
看到最后观音出场时我真的是虎躯一震,生怕又像前几部通过"观音的教诲"解决矛盾,不过还好,袈裟的这个设定我还是很喜欢的。
可惜我也没高兴多久,最后的战斗还是高高在上的佛祖一道神光解决了问题。
所以这部电影失败,问题就在于他喜剧不像喜剧,正剧不像正剧,该细拍的地方匆匆略过,该一笔带过的剧情却非常拖沓。
因此电影节奏完全乱套,节奏乱套,再走心的立意也挽不回观众对于票价的扎心。
当然,之所以给及格分,说明这部电影还是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
国师和河神这一对的设定其实就很好,最后国王为唐僧系上袈裟的片段也格外令人动容。
我相信,在国王平静的留着眼泪,说"我梦见你蓄起长发与我白头偕老,但你并不快乐"的时候,大多数观众还是动容的。
唉,这部电影啊,明明是能写出动人的段落,拍出精巧的镜头的。
之所以对这部电影怀有这么大的期待,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导演。
他的几部西游系列我都是在影院看的,不是说之前几部有多好,而是因为我能够清楚的看到导演的努力与进步。
在批评声中能够反省,能够尽力的在下一部作品中给观众更好的体验,这是现在许多创作者所欠缺的(反面教材请参考陈凯歌导演)。
第一部《大闹天宫》被批评只有特效没有情节,《三打白骨精》就做出了一个合格的剧本。
上映后《白骨精》又被批没有思想,于是我们能够看到,在《女儿国》里导演为"思想"所做出的努力,虽然这一次并没有做好。
比起年年岁岁圈钱的烂片,以及鄙视观众还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导演,对于郑保瑞导演,我表示尊敬。
以上,是个人粗浅的见解,不大专业。
希望国产电影继续努力,新的一年加油吧:)
世人皆求菩萨保佑,然香客众众,欲望无尽,何以皆能了!人之桎梏束之、缚之,却难破之,有言道:不破者不立。唯碎之、揉之、捏之、重塑之,方能百折不败。大成者终寥寥,若要修道,必先自渡;道阻且长,尤以情关难度。大功德者,非绝情断爱,实乃化小爱为大爱,唯普度众生为大任耳。
郑保瑞掌勺的“西游”系列除《大闹天宫》烂得一无是处,两部续集《三打》和《女儿国》在平衡叙事和娱乐性后各有特色,比其他打着“西游”旗号圈钱的片子质量上稳些,也做出了东方奇幻的感觉。赵丽颖版女儿国王只是看着顺眼演得一点都不顺眼,林志玲反串演河神与梁咏琪搞虐恋明显有种女同的意味。
73/100 “女儿国”是那种你可能会看第二遍的春节档blockbuster,在故事上尽可能避免了陈词滥调的打怪魔幻片的路数。但最让我满意的是本片的艺术指导,华丽自然还不失中国风格。配角都有发挥,但孙伊涵太突出了。郭富城的那句“再见、不,是后会无期。”可能会提前锁定今年最残忍台词
我挺不能接受这种画风的,冲着赵丽颖给三星吧
每年春节的国产片真的都有一部是以西游记选题的,这部依旧难看……靠演员颜值也支撑不了。不懂河神为什么要请林志玲演?又不是拍蕾丝边,看着一秒出戏还觉得有点恶心…我不是排斥女同,你要么就弄个女性身体,现在给她配了个男性身体,显得不男不女,很丑
把女儿国溪水戏水春光那段剪出来,就可以了,其它段落没有意思。
景色旖旎,场景恢宏,特效很酷,笑功不俗,表演细腻,又有那么点儿哲思,不错的商业电影。
西游记这个IP还在消费,感觉已经拍烂了,故事情节简直灾难。
画面挺好的 剧情嘛 有笑有泪吧 反正贺岁片 图个乐儿 也可能我泪点低 “若有来生” 关键插曲 满分啊简直 太好听了 好听哭 爱一个人与爱众生是有区别的 区别大了 林志玲好帅 话说电影结束我也没见郭富城啊 原来他演孙悟空 nb (*゚▽゚*)
很不错的电影 是贺岁档的一股清流 前边笑点密集 后边引人深思 不同于电视剧版的西游记女儿国 能让人眼前一亮 很适合贺岁档家人一起看
操,河神是林志玲演的,整部看完都没发现啊。没什么爆点的电影。
某颖好像演技不在线啊
看的点映,感觉导演比拍三打的时候进步了,可惜剧情还是有点单薄了
我一向给分好说话
吃饱了撑的去看的 两分给催眠的配乐 让饭后撑的肋骨疼痛的我不可抑制的睡过去了 减少了不少痛苦
三部里面最好的一部,严格来说我觉得这是一部伪装自己主流的亚文化郑保瑞风格延展的精分电影,完成度在亚文化领域非常完善与柔和度都不错,喜剧是哪都吃香。编剧要记首功,这种主创融合在奇幻题材让人看到了一种大前景
偶尔几处特效场面和进入女儿国之前的部分还算ok,但是之后的展开极其诡异,逻辑非常让人费解,而且明明是一个格局很小的故事偏偏要用这么大的场面,连个反派都没有,从头到尾为特效而特效,为搞笑而搞笑,为煽情而煽情,然后留下了一个毫无主题的烂故事。
比想象中的要好,还以为是聒噪贺岁片,还是走心的了。有些地方颇有意味,打算二刷一遍
一星都给赵丽颖。
《女儿国》三大谜团:地位越尊胸越平?国师妈妈的发际线为何那样高?孙猴子的声线为何这样虚?挑了《西游记》最无聊的一章来改编,趣味连原著都不如:为了国家舍弃爱情,为了众生舍弃胎儿,还乱入一则百合版水形物语,逻辑摇摇欲坠时候总有神异出来救场。就揪袖子一个细节动人还是抄的《蝉时雨》吧?